据汇丰银行采购经理指数,中国制造业活动11月降到32个月来最低点。
这则消息让人们再次担心中国经济增长正在失去动力,也导致香港和悉尼股票市场下跌2%。
中国采购经理指数10月份从51下降到48。采购经理指数(purchasing managers’index)是国际通行的衡量宏观经济的指标,以50%为经济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。超过50%表示经济在扩张,反则收缩。
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
汇业财经集团(Delta Asia Financial Group)分析员熊丽萍说,虽然人们预期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可能低于50%,但是这仍然显示中国受到欧元危机和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影响。
目前的数字仍是初步的,最后确定数字将在12月1日公布。
位于伦敦的凯投宏观(Capital Economics)的中国宏观分析师王秦伟说,该分析机构上个月时预测本月PMI会回落,但没有料到幅度会有这么大。他在谈到其骤降因素时说:
“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反映需求的订单下滑得比较多;还有,产出水平也下滑得比较多。”
虽然一个月的PMI数字不能全面反映中国经济的趋势,但是凯投宏观认为,这样只有在衰退期间才会有的数值显示,中国经济下滑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。
国内需求呈疲态
分析对于外部需求下降导致中国出口减缓早有心理准备。不过,凯投宏观分析认为,从最近的这个制造业活动数字看,更令人担心的是中国国内需求显然已经呈现出疲态。王秦伟说:
“订单下降从近期的数据来看还不是主要由于外部需求问题(导致)。如果你从细项来看,进出口方面,海外订单数据这个月来看是在改善的。但是总体的订单在下滑。这反映了内部需求从这个月数据来看是非常不乐观的。”
王秦伟说,从过去几个月的数据看,中国内需的状况尚属稳定,但是中国房地产业在紧缩政策下,有回落的风险;此外,在国际经济形式不稳定,货币政策以及信贷方面的严格控制,对于企业信心都有很大的影响。
他还指出,前几个月PMI数据中呈现出的改善趋势其实并没有反映出基本需求的提高,而是因为过去几个月存货大量下降,企业只是暂时提高产出以满足存货需求。因此,他认为近期PMI大幅度下降也部分反映出企业改善存货周期的结束。